最近,东四南大街风貌治理过程中,发现东四南大街号一个五开间门面现代装饰门头之下,还保留了非常多的清代商业建筑的历史遗存,经笔者个人和一些文史爱好者朋友判断探讨,一致认为这里是清末北京城最著名的饽饽铺之一:合芳楼。
合芳楼留存的文字记载不多,它位于东四一带。清末,因这里地段好并且店铺规模比较大,合芳楼是当时少有的五开间两卷结构的饽饽铺,门面装饰非常豪华。那时,来华的外国人把它当作北京铺面的代表之一,所以合芳楼留存有多张不同时代的老照片。不过,合芳楼在年后,便消失在人们视野里,后来研究者一直无法确定它在东四的具体位置。如今街道治理,合芳楼饽饽铺似乎重见天日。
饽饽在京城极受欢迎
饽饽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文献,元朝的《全元曲·冯玉兰夜月泣江舟》第一折中就有这个词,估计为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词。
它特指以面粉为原材料,通过蒸、烙、烤等各种方式制作成的干粮类食品。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馒头、烙饼,甚至饺子,都可以称作“饽饽”。因“饽饽”囊括的内容太多,为了区别不同种类,旧时,通常会冠以“某某饽饽”来区分。比如,清代入关后,将部分满族的糕点甜食带入到关内,这些糕点被称为“满族饽饽”。清代《燕京岁时记·元旦》记载:“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饽饽在历史上有几种功能;其一是富裕人家的时令糕点、零食茶点;其二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用品;其三饽饽还有在祭祀礼仪上敬献神佛祖先的供品功能。据道光二十八年(年)所立的《马神庙糖饼行规碑》中记载:饽饽为清代“国家供享、神、祭祀、宗庙及内廷殿试、外藩筵宴,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其用亦大矣”。
因为对饽饽的喜爱,出现了大量的饽饽铺。这些饽饽铺,在承办婚丧嫁娶、喜宴祭神等民俗活动时,会制作一个专为供祭用的“饽饽桌子”。它是以桌子为单位,上放铜盘,铜盘内放饽饽,堆高至五六尺。当仪式结束后,这些饽饽桌子可以摆放多日,以渲染气氛。
这就要求祭祀用的饽饽,绝不能起霉皱裂。据传这种饽饽最初用纯牛油烙制,放在供桌上五六十天不会变质。后来为了降低成本,一部分人也不喜欢牛油味,祭祀用的饽饽均用生面烤制而成,它们外表美观但不能食用,可以耐久摆放不变质变形。这些不能食用的饽饽,价格却与上等糕点相同。大户人家一次活动会用几十到上百张“饽饽桌子”,这是饽饽铺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合芳楼具体位置在哪
清末,北京繁华商业地段大多都有饽饽铺在经营,如前门大栅栏的聚庆斋、东四八条口的瑞芳斋、东安门的金兰斋、菜市口的桂兴斋、地安门外路东的桂英斋以及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等。但最出名的就是合芳楼。《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就说到:“各种应门市者,率以八种为全份,如大八样、中八样、小八样,以至中果、南糖、小煠食等等,皆以八种集成者。如另选一种买之亦可,但价较全份者为昂。当年以东四南大街合芳楼为最佳。”
合芳楼历史悠久,有说是形成于元代,也有说形成于道光时期,但因资料不全,都无法印证。相对于其他饽饽铺,合芳楼因为建筑等级高,位于繁华之地,被外国摄影者拍摄比较多,所以有不同时代跨度的影像资料留存,这些图片也能保留文字没有收录的历史细节。在这些图片中,最晚能看到的合芳楼照片为年拍摄。年左右关于北京饽饽铺的记载,就没有提到合芳楼了。
年合芳楼及其南侧的商铺
虽然合芳楼照片比较多,但具体在何处,资料并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书中提到合芳楼在东四南大街,但这个说法过于概括,今人不能确认它到底位于今天东四何处。年在《京师商会众号一览表》中提到,“合芳楼在东四牌楼灯市口路东”,但作为定位仍然有所欠缺。直到近期笔者看到了新面世的年拍摄的《谢满禄相册》,其中有一张合芳楼照片,图片有文字注释描述了它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