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等了7年,你终于喊出一声妈妈

“宝贝,等了7年,你终于喊出一声‘妈妈’!这一声,是妈妈今年最大的惊喜!”医院儿保科,当7岁的自闭症患儿飞飞(化名),开口喊出一声妈妈的那一瞬,母亲王娜(化名)惊喜的泪水难以自抑。7年的等待、两千多个日夜的煎熬和挣扎,此时她感觉值了!自闭症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看似美丽的名字背后,却有着像王娜一样的无数母亲在挣扎……两千多个日夜等来一声“妈”7年前,王娜和丈夫迎来爱情结晶——飞飞。几个月后,王娜察觉到飞飞的发育总是慢半拍,一般小孩一岁学走路,飞飞需要到一岁半。王娜和丈夫双双忙于事业,加上周围人说“男娃的发育就是慢一些”,所以起初他们也没放在心上。然而,直到一家人怎么引导飞飞学说话,但孩子从来不张口,夫妻二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医院检查。这一查,天塌了!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最主要的症状是“社交和交流障碍”,全家陷入崩溃。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孤独症孩子,一辈子不会说话,大多数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这可怎么办?王娜和丈夫都是高材生,她仔细回想,每一次产检都没拉下、孕期也没生病、家族没有遗传史。王娜从医生口中得知,现代医学还没有办法解释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它是一种神经发育的障碍,很难根治。难治也得治。然而,更换了几家康复机构,飞飞的状况没有一丁点好转。王娜和丈夫合计,“我们干脆好好挣钱”,攒够飞飞一辈子用的钱,让孩子在物质上过得好一些。于是,飞飞中断了康复训练,平时由爷爷奶奶带着。直到年10月,王娜无意中从护士长史维娟朋友圈得知四岁小男孩辰辰的故事,这才重燃希望。“辰辰在大兴进行康复训练,从走路不稳到会走路,从不会自己喝水到自己会吃饭,辰辰的巨大变化给了我信心。”从此,大兴儿保病区,又多了飞飞的身影。让王娜没想到的是,康复训练仅两个多月,她就听到那句等了好几年的呼唤——飞飞第一次喊了一声“妈妈”。当这句话从飞飞口中说出的时候,泪水从这个坚强的母亲眼里夺眶而出,这是她年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11日记者采访时,说起这一幕,王娜仍难抑激动的泪水:“真的感谢郭龙医生、罗丹主任和史维娟护士长……”最熟悉的“陌生人”医院儿保科的郭龙医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飞飞见面的场景。飞飞不会说话,不能安静下来,不与人对视,还会用手指对着桌面、墙壁等物体反复地摩擦,几个手指都快磨破了,但飞飞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是典型的孤独症儿童。“反复摩擦手指等刻板行为,说明飞飞处于孤独症的第二阶段——触觉寻求期。”郭龙介绍,如果强行打断飞飞的重复性行为,孩子会变得情绪暴躁。儿保科罗丹主任和郭龙医生为飞飞进行诊断,ABC量表评分为91分。经过综合评估后,决定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飞飞进行康复训练。第一步,就是让无法安静的飞飞,能学会静静地坐一会。第一次进入训练室,焦躁不安的飞飞到处乱跑,王娜一时上了脾气,对着孩子就准备“上手”阻止,郭龙赶紧拦住王娜。“就让飞飞在训练室里玩。”“孤独症儿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先去观察他了解他,才能对症治疗。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特点都不一样。”第一次见面,郭龙就让飞飞在训练室玩了一个小时。期间,郭龙发现,飞飞对训练室的巴氏球非常感兴趣。找到康复训练的“突破口”,认知训练的第一步,正式开始。起初,近一米八个头、身体壮实的郭龙,跟着飞飞满屋跑着推巴氏球,一节课下来满头大汗。渐渐地,飞飞对郭龙产生信任,能够听从郭龙的指令,长时间待在一个位置。再后来,飞飞可以坐下来安安静静地上课。郭龙像教一岁多孩子一样,给飞飞教说话,从一个词开始,重复说、反复说、不断地说,飞飞的认知开始觉醒。飞飞会说的第一词是“牛”。慢慢地,飞飞会说的词语越来越多。“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舅舅、弟弟……”四个多月的康复训练后,飞飞已经能说五十多个词语。在王娜和家人眼中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就这么奇迹般地发生了。“我对飞飞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熟悉我的声音、我身上的味道,但他不认识我。因为这个时候的飞飞,熟悉身边每天接触的人,但在他的大脑里没有建立认知体系,没有办法建立逻辑关系。他不认识我,也不认识家里人。”郭龙说。那个背影让我感动根据飞飞的情况,郭龙进入第二阶段训练——建立飞飞与世界的联系。郭龙将飞飞家人的照片洗出来,反复帮孩子强化家人的面部记忆点,飞飞逐渐知道了,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谁是弟弟。身为妈妈,王娜对飞飞的变化感触最大。“以前,飞飞在家,只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弟弟哭了,他看不到;我回家了,他也看不到;周围世界似乎跟他没关系。”王娜说,进行康复训练后,当她外出回家,飞飞会立马扑进她的怀里撒娇。在王娜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年11月3号,此时,飞飞在大兴儿保康复训练的时间不长。每次都是飞飞和郭龙医生在训练室,王娜心里不踏实。有一次,王娜就偷偷开了个门缝,看到郭龙正席地而坐,耐心地给飞飞上课。王娜编辑了一句话,发给儿保科史维娟护士长,“我偷偷看了一眼,瞬间被郭医生的背影感动了。”“我对孩子都没这么耐心,会吼他,有时实在不听话,也对孩子动过手。”王娜感叹。最近,郭龙医生又告诉王娜一个好消息,“飞飞有回归校园的可能,以后说不定可以生活自理。”飞飞有可能去上学,王娜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逻辑关系最难学,飞飞已经学会一些简单的逻辑游戏。比如,十个大小不一的套杯,打乱后,让飞飞从小到大排列。大脑是心理器官,飞飞从没有规则感,到拥有社交行为,说明飞飞具备学习能力。”郭龙说。3月1日,飞飞过生日,郭龙特地准备了生日礼物——一个蓝色的书包,希望飞飞通过在大兴儿保的康复训练,能早一天回归校园。“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的多方面发育障碍,现在医学尚无法解释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的广泛发育障碍,没有药物能够治疗,但可以通过应用行为分析等方法进行有效干预和改善。早诊断、早干预是最基本的原则,也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郭龙说。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超张黎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