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327542.html
14天,14组摄影师作品与14位作家的文章,《上海相册II》于上周落下帷幕。与第一季相比,这一季的《上海相册II》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选了这些摄影作品?作家又是怎样选择各自的写作对象的?澎湃新闻记者许海峰、吴栋与本季的两位特约编辑——《萌芽》杂志编辑、副社长吕正与作家btr聊了聊,一同讨论了第二季写作与摄影方面的得与失,同时对未来第三季做了展望,总结此次在“图文联姻”与“城市记忆”关系中的新尝试与新突破。
郭博作品许海峰:客套话不说了,我们直奔主题吧。我们先聊聊《上海相册II》的摄影图片的选择吧,前期摄影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我在做,在选择之前,我想到去年的一部在上海拍摄的电影《爱情神话》,其中展现的就是在原法租界五原路那一带发生的爱情故事。它展现了一部分的上海,但我认为这只是上海的一个面,其实在闸北区、杨浦区、松江区等等地方,上海有着另一种表现形态。我们希望在搜集照片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并且从多方面的向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层次的城市,就如七宝、松江,这都是我们曾经很熟悉但现在越来越陌生的上海。所以,相比第一季《上海相册》,我们扩大了区域,选择不仅限于上海市区中发生的摄影,这样能有更为丰富的展现。你怎么看?吕正:这一次对于图片的选择,我觉得是有所突破的,明显在地域上,我们是出了内环、外环。“上海”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应该仅仅把上海和“魔都”划等号,它承载和容纳了很多东西,除了我们印象中的“魔都”,其实上海依然有很多地方是传统的江南水乡。讲到上海的文化气脉,有红色文化,有海派文化,还有江南文化。我恰恰认为江南水乡是上海历史的源点。所以《上海相册II》选择了两组“松江”主题的照片是必要的。
开始动迁中的阔街,。唐西林作品
中山东路号,松江博物馆门前明代石狮和上街卖菜回家的农民,。唐西林作品
年夏,50年代松江乡村建立了气象观察哨。拍摄地点:松江城北公社。吴四一作品
年,积极改造低洼田,社员们挑泥填高耕地。拍摄地点:松江县古松公社。吴四一作品许海峰:我们说说这一季的作家选择吧,在作者的特点上你有什么考虑么?比如年龄、性别。吕正:有一定年龄跨度,70后80后90后都有,以中青年作家为主。性别比例上没有刻意的去选择。对于作者的邀约,我们还是基于他们创作本身与上海的关联度。
许海峰:这一季我们对摄影师的选择也不一定是本地摄影师,也邀请了外地摄影师,像来自广东的魏皓亮,他拍的上海在艺术驻留期间的一次匆匆一瞥,包括外国的摄影师,我曾经的邻居安东尼·里德(AnthonyReed),我觉得也是多元化的一种展现。不过,已经存在的摄影作品是可以直观被看到的,而文字是后来形成的,我们无法预先控制文章的质量,这点你怎么看。
吕正:在我看来任何创作都是一次冒险,我们无法在启航之前就来判断它的结果。在受邀的嘉宾当中也有放弃的,这是不可控的。
许海峰:放弃的原因是什么?
吕正:作家在反复面对一组照片之后没有找到“感觉”,他找不到自己想要创作的那个点。我表示理解。
魏皓亮作品
魏皓亮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许海峰:从结果来看,相比第一季,我们本季作家的写作出现了一些虚构故事,我个人来说,还是倾向于非虚构的写作,是不是我们第二季转变的太快了一些,不知你怎么考虑?吕正:《上海相册》第一季重点是非虚构作品创作,但站在作家的角度,我的经验是抛开虚构与非虚构的枷锁,这样能够更加充分地去表达,不被体裁所限制。第二季,我们是让作家自己来选择虚构还是非虚构。这也基于我个人对于摄影创作的理解,摄影师的拍摄对象或许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但拍摄完之后,你并不能说这张照片就一定是表达“真实”。影像作品的内容和它所传导的东西是不能称为是“绝对的真实”。文学创作也一样。当作家说这篇文章是虚构的时候,这或许是对创作的一种保护,虚构的文学作品也在描绘真实。所以,第二季我们希望多一些大胆的“虚构”。
陈宇辰作品
陈宇辰作品
李亚隆/三峡摄影博物馆供图
李亚隆/三峡摄影博物馆供图许海峰:这次有个环节可以改善一些,实际上我们没有在编者按中明确地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是虚构还是非虚构,这样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文中的内容就是生活中真实的切片,会产生一些误导,让读者不易分辨。我以为读者能读出虚与实。吕正:没错,我觉得应该告诉读者。比如俞冰夏的那篇《七宝纵膈》如果不标明是“小说”,读者很容易误认为是非虚构作品,但事实上通篇都是虚构的角色和内容,这种技法叫“不可靠的叙述者”。正因为这一次我们完全放开了对体裁的限制,这一季的文字作品就变得多样起来,有实验性小说,有科幻小说,有以经典的讲故事方式,也有当下十分流行的碎片式小说。参与的作家们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冯念康作品
冯念康作品
周平浪作品
周平浪作品许海峰:我收集到很多的读者反馈,有赞扬,也有批评,有些文章有很大的反响。例如三三的那一篇(上海相册II|⑨关于魅力之都的三十个秘密),文章内容和照片贴合得恰到好处,文字与图像的双向推进让读者更容易去理解。也有读者提出对于部分日常不怎么接触到的文体觉得难以理解的情况,这个你们怎么看?吕正:我身边比较多的是专业读者(作家、编辑、专业学者)。第二季的阵容会有惊喜感。有些作者很明显在寻求突破,甚至企图“埋藏”文字与照片的连结点,当读者能够发现“彩蛋”(连结点),一定是会心一笑。
吴建平作品
吴建平作品
周明作品
周明作品(另一位特约编辑btr加入)许海峰:对这一季“图文联姻”与“城市记忆”的关系,包括基于图片的文字创作“脱轨”,你作为本次特约编辑,怎么看?
btr:这一季的图文关系还蛮多样的。有些贴近,写得较实;有些则以想象呼应图像,揭晓图像潜藏着的、摄影师自己或许能没能清晰意识到的东西,这也体现了摄影图像可能具有的包容性和潜力。其实城市记忆或许就是这样的东西,它总是真实体验与想象的某种结合,总是一种比我们所以为的更流动、更不确定的东西,总是一种建构,而非史书上记载的如假包换的字。
吕正:在第一季中我们也收到一些反馈,认为图片、文字之间的勾连得不够显性,或者在我们编辑看来两者是平行轨道,相互照应。但在读者看来不够直观,没有理解。我们也会不断调整,探讨创作,《上海相册》是带有实验性的创作项目。
许海峰:在这次《上海相册》筹备中你们二位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有没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btr:在遥远得如同上一年的二月的某个雨天下午,我们约在新乐路一间咖啡馆碰头商量作家人选。随后我们分头找自己认识的作家,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再以一种匿名相亲、买彩票与包办婚姻相结合的方式决定作家与摄影师的配对。好像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只是在收稿之后会私下聊几句对文章的看法,看法也基本都类似。
丽兹·辛格利作品
丽兹·辛格利作品
著名国画家朱屺瞻。管一明作品
著名作家巴金。管一明作品许海峰:其实收到文章后,作家和摄影师双方创作的连接关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点,吴栋作为14篇稿件的直接编辑,请谈谈此次在图文编辑上的感受吧。吴栋:因为图片和文字风格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所以每篇的编辑逻辑都不太一样,我举例说几篇吧。像项斯微的文章(上海相册II|①排练厅)里把照片当作搭起舞台的背景,故事进行到女人心中那层梦想的时候,一种美好的意象散发开来了。而郭博先生的照片,尽管说他拍了许多建筑,但我发觉其实里面也有一些优雅的唤起美好城市记忆的生活场面,两者就很搭。王占黑写曹建国那篇(上海相册II|②时间幻觉)里,曹建国的拍摄手法有些像类型学,但他并不是一板一眼地去拍,有几张照片里你能明显看到他的行为或者是情绪。而王占黑的文章里有条主线,就是一个OIV的符号,或许这是她从照片里找到的一条线索吧,她的文字从始至终没有离开线索太远,这种感觉和曹建国的照片里那种个性化的类型拍摄手法有些联系。管一明的图片与胡建君的文字(上海相册II|③多重独白——“魔都”上海百年文化名人相片)有着较为扎实的对应,魏皓亮的摄影系列《十日低语》具有非常个性化的语言,按萨考夫斯基的理论来说,系列更像是一面反射出他自己的镜子,但他的系列和健文文字组合在一起时(上海相册II|十日漫游导览),我思考了一下还是做了一定的删减,如果按照个人展览那样的话,可能会是另一种编排方式。
曹建国作品
曹建国作品
郭博作品许海峰:两位对第三季《上海相册》有没有什么期待或建议?btr:第三季《上海相册》感觉可以尝试打破“盲写”的传统,打破界限,让作家与摄影师先接触,甚至做深度采访,随后再进行自由创作,看看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甚至可以再由摄影师认领创作出来的文本,进行新一轮的反向创作,也就是说,看看文本能不能反过来激发摄影师的灵感。
吕正: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在项目开始以前进行一个“看片会”,但由于疫情的限制我们只能在网上发布所有的照片让作家进行“盲选”,通过几轮的投票和摇号最终选定配对的组合。如果能有机会提前进行看片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这将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尽管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很早就有,但《上海相册》具备生命力的一点是:我们一直在先有图片再创作文字或是先有文字再拍摄作品两个方向不断的位移,并且这个位移是以创作为目的的。下一季不妨也可以基于文字来拍摄(笑)。
许海峰:我注意到这14篇文章在澎湃新闻上发布后,本站后台显示平均访问量在16-18万之间,各篇之间数据相差极小,这是与第一季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分析,在没有任何人为干扰稿件的前提下,显示了这一系列专题已经得到较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