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记不住用好4个步骤,轻松提升记忆效

童教雷鸣

一切知识的记忆,只不过是联系!

记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让自己的记忆效果变得更好,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快速回忆出相关内容,是我们每位同学都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是,往往你会发现,平时背得很溜,一到考试却想不起来,大脑卡壳一般,无奈之下不得不用出“猜题大法”。

昨日,一位家长问了一个问题:文言文怎么记忆?

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普遍遇到的问题,收到这个问题后,我追问了孩子几年级,回答是即将升入六年级。

今天就借六年级孩子如何记忆文言文,分享一下我们4步记忆方法的实践应用。

如何记?

记忆4步骤:读熟悉、想画面、找联系、忆原文

这4个步骤可以用简化法来记忆:读、想、联、忆。

先来看一篇熟悉的文章《陋室铭》:

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一步,读熟悉。

读熟悉,顾名思义就是把这篇文章通过反复的读加强熟悉。但是,文言文与古诗有一些区别,古诗文字简短,孩子们在记忆过程中不需要处理太多就可以快速记忆下来。但是文言文相对较多,记忆起来就有点困难,所以,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处理。

以上就是除了要读之外做的事情,将语句停顿的地方划分出来,进行句读,也称句逗。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

句读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不知道怎么读,如何能够体会这些文字表达的内容呢?

古诗虽然也有句读的情况,但相对较为容易,稍微注意一下就能明白。但是文言文要表达的意思比较多,内容比较长,就需要我们多去练习。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找到读文言文的语感。

找语感的方法就是要反复读,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一部经典,读下来15分钟左右,每天早晨读一读,通过这种练习提升孩子在文言文上面的语感。推荐《大学》这个内容,相对简短,重在持续,读上一两年都不为过。

第二步,想画面。

想画面是我们记忆文言文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对核心文字进行画面的想象。记忆归到根源上,就是对文字的画面进行回忆,有画面的内容会发觉很好记忆,没有画面的内容发觉很难记忆,甚至想不起来。

想画面一方面要求我们大脑要想,但只是想是不够的,所以还需要我们把想的画面用自己的方式画下来。

画画,不是像美术那样画出许多优美的画面来,这种画只是起提示作用,不是艺术作品。

针对陋室铭,我们画了一个画面示例:

(文末有高清图获取方法)

画图并不是将所有的内容都画下来,只需要把关键文字的画面画下来即可,用最简单、最熟悉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画下来即可。

第三步,找联系。

画完图后,很多同学都会觉得有印象,有画面,但是记忆不一定牢固,很容易因为遗忘规律的影响导致记忆模糊。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找出画面之中的联系,强化彼此的关联程度。

比如山上有个人,山里流出来水。山上有个人,就是山,加上山本身的图,我们就可以回忆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里流出来水,就是提示我们下一句的开头是水,一想到水,我们很容易回忆起“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一张桌子的画面,表示的是案牍,下面画了一个向下的箭头,对应着上北下南的方向,就可以提示我们“南阳诸葛庐”。

通过这种对画面图像的分析,找出记忆中可供联系的部分,对我们的文言文记忆,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实用的指导。

第四步,忆原文。

这一步,其实大家最为熟悉,就是到家长、老师那里去背书,就是有个检查的过程。通过回忆来检查前面3个步骤记忆的效果,进行查漏补缺。

虽然简单,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有了回忆,我们就可以检查出我们在记忆文言文中存在的联系不紧密,无法回忆原文的地方。这种地方往往就是我们考试时想不起来的地方。

一旦我们查出一些缺漏来,马上用前面3个步骤的方法去强化,加强我们的记忆效果。

结束语

文言文之所以难记,主要是我们对其不熟悉,断句分层的思维不了解。我们利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古文,可以很好的提升我们的语感,进而再使用有关的记忆方法,按步骤依次进行,记忆文言文也不会太难。

画图记忆高清图获取方法:

1、下载一刻相册APP(无限空间邀请码:BB44BB);

2、复制口令(jjcnYyhdLa)后打开,加入即可下载。

我是雷鸣,从事记忆十余年,专业研究大脑记忆,帮助需要考试的你,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