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王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吴汉荣)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每个人,每个家庭,到整个国家都处于悲伤之中。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每天都有患者转为危重症以至逝去。在这连遗体告别都不能举行的特殊时期,失去亲人的家庭所承受的巨大悲痛可想而知。对于孩子来说,当家里有亲人过世时,他们不免会有所疑问,家长需要对此进行回应和处理,帮助他们处理对亲人丧失的哀伤,避免对他们身心造成伤害。
一、不同年龄段儿童对死亡的理解与解释
疫情期要帮孩子面对亲人的过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对于死亡的理解是怎样的,以及如何进行解释。亲人的过世对于儿童来说是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遭遇亲人的去世,会有不同的反应,所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有些孩子会觉得好奇,有些孩子会感到困惑,还有些孩子会感到悲伤,或害怕、担心……
3岁之前的宝宝还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对亲密照顾者的离去,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需要身体的抚触、拥抱安抚他们的身心。
对3至5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理解的“死亡”就像“睡觉”一样。他们认为死去的人就是躺下睡着了,但死者还会醒过来,就像玩打仗游戏里的角色,一会儿被打“死”,一会儿又“活”过来。
5至9岁的小学生已经对死亡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明白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他们会询问有关死亡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去了哪里?”面对亲人的过世,他们会感到难过、恐惧和不安。
在9至12岁阶段,孩子们能把死亡看成生命固有的现象。10岁左右的孩子才能理解“人死了就不能复活”的道理,他们知道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这时的孩子会主动避免死亡的危险,例如,会在生病时配合父母安排的吃药、打针,也会听从父母关于安全、卫生的建议,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
总的来说,当家里有亲人去世时,家长们在调节好自己情绪的同时,需要对孩子进行相关的解释和支持。那么,处于疫情发展的特殊时期,怎样做才能更好去帮孩子面对亲人的过世呢?
二、不回避、不敷衍的态度是前提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很忌讳的话题,很多人都不愿主动去谈论。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亲人的过世,在孩子问到“死亡”的话题时会有所回避甚至进行美化。他们会告诉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或直接不许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不许瞎说瞎问,你知道什么啊?一边玩去。”又或敷衍地回答:“爷爷去天上了……”“奶奶去旅行了……”
面对亲人的过世,孩子会有自己的体验,他们会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反应,如会感到疑惑、恐惧或不安,甚至会做噩梦。如果家长回避或禁止谈论,孩子会觉得这个话题是不被允许的,他们也会压抑自己的体验,不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家长敷衍模糊地回答,却并不能解答孩子内心的疑惑,只会增加他们的对“死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死亡问题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谨慎小心。适当的做法是,生活中不要刻意避免谈到死亡,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面对孩子的疑惑时,家长应该坦诚面对,不回避谈论,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帮孩子正确认识“死亡”,陪伴和疏导孩子的情绪。
三、直接、简单明了地进行解释
在谈论“死亡”的话题时,家长需要直接、简单地进行回答。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尽量避免使用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说法。
(一)年龄比较小的幼儿
3至6岁小朋友们对死亡的理解有限,为了避免让他们感到恐惧,家长们可以不直接谈论死亡,而采用比喻的方式进行说明。
比如,家长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树上的叶子,在春天时开始不断地成长、变大,到了秋天后,会变黄、慢慢落下来,变成泥土,而当下一年春天到来,又会有新的叶子长出来。我们就像叶子或花朵,会慢慢长大,也会离开。
通过介绍植物的凋零过程,让孩子明白“生长”和“死亡”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所有的生命都是如此,并不是件可怕的事。一些关于死亡的儿童绘本,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我永远爱你》等,就是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死亡,家长们可以找来读给孩子听。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们不需要详细地介绍死亡,应尽量使用简单、温柔的词语进行表达,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避免运用恐怖的词句,以造成孩子恐怖的心理阴影。
(二)学龄期的孩子
6至12岁的小学生对死亡的理解在逐渐深入,也有了更多接触死亡的机会,比如宠物的死亡、熟悉的人逝去等。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需要诚实地告诉孩子,亲人过世了,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不是用“旅行”或“出差”来搪塞。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死”和“生”是自然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生物,甚至是无生命的星球,如地球和太阳,也都有其寿命,终究会死去。一个人死了,心脏不跳动了,也没有呼吸了,他/她再也回不来了。但他/她的子女延续了其生命,他/她遗留下的思想、作品和事迹仍会被后人铭记不忘。
(三)青春期的孩子
12岁以上的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他们对世界、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对死亡也具备了一定的正确认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需要尊重孩子对生死的不同看法,保持倾听的态度,陪伴孩子面对亲人过世时的悲伤、难过,以成人的方式和他们交谈,传达你的信息,表明你很关心他的感受。
(四)尽量避免的解释方式
有的家长会把“死亡”解释为“睡觉”:“爷爷睡着了,他会睡很久很久”。这种解释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两个概念,孩子可能会因这种解释而恐惧睡眠,害怕睡着了就会起不来了。
有的家长会用“旅行”的模式解释“死亡”:“外公到很远的地方出差了”“奶奶出去旅行了”。这种解释短时间可以安抚孩子,但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感到困惑,“怎么还没有回来?”“为什么去那么久?都不回来看我。”进而会对逝去的亲人产生怨念,觉得他们不告而别,不回来找自己,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的家长会编造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来解释“死亡”:“外婆去了一个美丽的世界,里面有鲜花、大树、小精灵……”想把孩子保护在像童话一样的世界里。孩子可能信以为真,觉得“死亡”后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当他们长大后,难以面对和接受人生真实而残酷的现实。
家长应该避免使用睡觉、旅行、童话的模式来说明“死亡”,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困惑或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四、适当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悲伤
某个亲密的亲人过世,对家长本人是非常悲痛的事情,他们也需要处理哀伤的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家长们往往会本能地把孩子隔离在外,不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家长们会选择在孩子面前强颜欢笑,或者隐晦地告诉孩子,亲人“去旅行了”或者“去了一个很美的地方”。
虽然家长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孩子不能理解家长背后偷偷抹眼泪和当着自己面前的笑容,隐瞒让孩子感到自己与家长之间有了距离,还会让孩子觉得人死的时候是不应该流泪或悲伤的,表达伤心的情感是不好的。他/她也会害怕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会将悲伤隐藏在内心,把这样的模式逐渐带到自己的性格之中。或者,家长对逝去亲人的隐晦说明会让孩子心怀疑问,可能会在长时间都保留疑问在内心,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
家长可以在孩子看到你难过、流泪时告诉孩子:“因为奶奶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爸爸/妈妈想起了奶奶很难过。不过别担心,过段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好的。”让孩子通过亲人的逝去、父母的悲伤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和哀伤,但是,痛苦也终将会过去。
五、鼓励表达,陪伴哀伤
如果过世的是和孩子感情很好的亲人,有些孩子会表现出悲伤、气愤、内疚等情绪。父母不要说“别哭了!哭有什么用?”“男子汉哭什么哭?”不要阻止孩子表达这些情绪,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接纳他的感受,陪伴他一起面对哀伤。
如果孩子用简单的词句描述情绪反应,例如,伤心、害怕等时,家长要专心地聆听,尊重孩子的感受,表示明白他现在的感受;当孩子哭泣流泪时,家长可以告诉他/她,父母能够理解他的悲伤,他/她可以表达自己的难过,我们都对亲人的过世感到伤心。家长需要陪在孩子身边,等待他/她的情绪慢慢平复。
当孩子能够在家长爱的支持和陪伴下,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哀伤,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他/她同时也会明白,对于亲人的过世,我们都会感到悲伤,会伤心流泪,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悲痛,也会慢慢接受死亡带给我们的痛苦,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六、缓解悲痛,保持对亲人的记忆
为了缓解或者避免悲痛,有些家长会回避谈论已去世的亲人,或避免提起曾经和亲人一起的快乐时光。实际上,我们应该保留对逝去亲人的鲜活记忆,也可以用一些活动寄托我们的哀思,缓解痛失亲人的悲痛。
我们可以把过世亲人的照片、孩子和他/她一起的照片、家庭旅游的照片、特殊节日聚会的照片放在一起,制作成电子相册,不时可以拿出来翻看;外出就餐时,想到亲人最喜欢的餐厅、菜式;旅游时提到曾经的一起出去玩的点滴趣事;看电视时谈起他/她最喜欢的歌曲、电视剧……我们可以谈论那些已去世的亲人的生前的点滴事迹,回忆他们的兴趣爱好,言谈举止,好象他们还活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样地谈笑生活。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让孩子想象一下亲人还在时的场景,把逝去的亲人画出来,看到画时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也可以让孩子给逝去的亲人写信,表达自己的难过和思念……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所爱的人去世了,但他们的鲜活形象、生前事迹还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继承他们优秀的品质、精神,他们虽然不在世界上了,但他们的精神长存,他们会继续活在很多人的心中。这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到:当生命结束时,精神没有终止,依然存在。逝去的亲人仍然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的精神仍然留存在众人心中。
亲人的过世是悲伤的事情,也是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和陪伴孩子度过哀伤期,如实地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死亡,怀着爱缅怀亲人,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