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丨这本探索太空相册,作者叫

王家怀预约 https://m.39.net/pf/bdfyy/
03:04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年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砥砺前行的中国航天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开拓着中国人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追梦启航

宇宙高歌“东方红”

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一天,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51年前,当人们在破旧的简易房上写下这句标语时,看起来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东方红,太阳升……”当《东方红》的音乐在太空响起,中国人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序幕开启了。

02:14

△珍贵资料重现中国航天记忆:宇宙高歌“东方红”。

今年,它将迎来自己第51个生日。51年砥砺奋进,51年风雨兼程。今年的航天日,将见证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梦之旅。

51年探索

中国航天大事记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年10月26日,中国自研“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国内外用户发射卫星业务。

FY-1A(风云一号)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年,风云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第三个拥有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

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飞向太空。

年,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年,首次月球探索。“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经过了8次变轨,累计飞行了万公里,成功来到了月球上空。最终,嫦娥一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给月球来了个19轨全身拍,合成出了全世界最好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

年9月27日16时50分左右,神七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监控大屏幕上,拍到航天员翟志刚手持五星红旗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一组照片。

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此图为高分一号卫星于年9月拍摄的影像图。

年,“天眼工程”高分专项启动。高分专项采用“天、空、地”一体化设计,统筹建设地面系统、应用系统,已发射成功并投入使用多颗卫星,初步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对地观测。

▲神舟八号发射、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动图

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我国成功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网友称之为“太空之吻”。

嫦娥三号拍出的清晰月面照片。

年,嫦娥三号软着陆月球表面。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降临”地外天体。

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年,北斗导航系统建成。

▲中法海洋卫星在轨示意图

年,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的系统层面、全流程的合作。

△长三乙火箭飞向太空(新华社付苏摄)

年,中国成功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至此,长征系列火箭完成次发射。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年,长五遥三发射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

自年开始,中国航天更是开启“高光”模式:

年10月18日,随着水稻的成熟,江苏镇江新区姚桥镇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加入收割队伍,据了解,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以螺旋形路线,将田里的水稻收割干净。

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北斗系统,历时26年研发,经历了三代系统、共计发射了59颗卫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

天问一号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1。图据新华视点。

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开启前往火星数亿千米的旅程。

年3月12日,北京,“月球样品号见证中华飞天梦”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挑战月球采样返回,时隔44年(年苏联月球24号),它将为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品。

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全国。高分卫星以其特有的方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用珍贵的卫星影像记录下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国之重器——高分卫星与我们共渡难关。

年12月6日,中国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历时七年,高分卫星专项系统建设成功收官,它们几乎覆盖了航天领域所有对地观测方式,如可见光、红外、雷达等。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器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年,中国空间站要来了!天和核心舱计划上半年发射。昨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航天重器命名

寄托中国人的浪漫

逐梦九天数十载,从“东方红”到“北斗”、从“天宫”到“天问”、从“嫦娥”到“玉兔”,中国人把自己的航天梦都藏在了这些名字里。

图源:新华社微博。

今日(4月24日),中国首辆火星车有名字了,“祝融号”这个名字从众多名字中脱颖而出。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神舟——中国载人飞船:“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有“神州”的谐音。同时,“神舟”有神气、神采飞扬的意思。年初,“神舟”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

嫦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来源于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它有着古人对于星辰的崇拜与向往。先人们想奔的月,现在我们实现了。

天问——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出自屈原长诗《天问》,这是一首四字长诗,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许多问题关乎宇宙,屈原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态位置,都发出了追问。寓意着探索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将我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命名“北斗”,饱含近代以来中国历尽劫难的清醒、走向复兴的企盼。

玉兔——中国首辆月球车:“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

鹊桥——嫦娥四号中继星:秦观《鹊桥仙》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年4月24日,为嫦娥四号探测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星被正式命名为“鹊桥”。这颗蕴含“鹊桥相会”浪漫寓意的中继卫星,为地面与嫦娥四号之间搭起一座通信联络的“太空鹊桥”。

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寓意“鸿雁传信,永不失联”。承载了航天人对人们的美好祝福,愿我们不必苦等“雁字回时”,和在乎的人,永不失联。

墨子——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故以“墨子号”命名。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如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可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如今,“北斗组网”、“天问探火”、“嫦娥奔月”......每一次升空背后,都凝聚着航天人的无数心血;每一次捷报传来,都书写着航天人的凌云壮志。

致敬,中国航天人!加油,中国航天,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永不止步!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巩小龙综合自中国的航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