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不能出事了就赖外包公司,因

近日,51信用卡被警方调查的消息搅动了网贷金融圈。根据警方通报,“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而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通过新浪微博向借款人道歉的语句让我们觉得更像“公关策略”,因为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他是有意的在缩小借款人受害的面积,而把主要责任推卸给了所谓的外包公司,而他的这种行为很显然很多借款人是不买账的,因为大家都知道51信用卡、51人品贷等网贷平台遭到多次投诉,而其中投诉的有其外包公司恶意骚扰借款人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甚至有借款人称遭其外包公司利用被P的生活照片威胁。

我们在一些新闻中看到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不承认读取借款人没有授权的个人隐私信息,更没有盗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但是他仍然解决不了他们的外包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些与债务无关的人员的“隐私信息”,到底是51信用卡提供其外包公司的,还是其外包公司通过51信用卡的授权进行非法获取的,这其中的缘由真的是耐人寻味。

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曾经有其合作的银行发函给51信用卡公司,要求其停止采集网银的交易信息,而网银的交易信息也是属于个人隐私,其次,我们针对“51信用卡管家”进行了下载安装测试发现,用户在下载安装的时候仍然在获取用户的相机及相册的权限,甚至要求用户让其读取用户设备上的照片、媒体和文件,如果不允许的话,51信用卡管家是无法正常使用的,以下是我们针对51信用卡管家进行的安装测试结果。

而用户设备的照片、媒体以及文件均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51信用卡为什么要获取用户设备上的照片、媒体以及文件的内容,我们在其客户端上没有找到任何的说明,甚至除了读取用户设备上的照片、媒体以及文件,我们还发现其非法获取用户的设备位置和设备状态。

而按照相关的规定,51信用卡所获取的均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而且我们的测试状态还是没有在其客服端进行注册,既然没有注册,那么就没有形成有效的“借贷关系”,下载用户也不是其真正意义上的用户,51信用卡管家在用户没有注册形成有效的“借贷关系”之前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行为不就是非法采集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行为。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51信用卡创始人明显的在“说谎”,而且对于用户没有形成有效的“借贷关系”之前获取的用户隐私,我们在其APP客户端上没有找到任何的处置方案,主要的是,51信用卡管家在用户没有形成有效的“借贷关系”之前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其次,我们对于其委外的外包公司是否有着合法的资质,是不是涉黑涉恶的团伙性质、还有51信用卡向其外包公司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是否存在与债务无关的人员信息,这些我们都表示严重的“怀疑”。

而且我们也多次发文要求各个网贷平台为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催收态度,让其公布其委外的外包公司的名称和资质,但是至今我们未获得任何一家网贷平台的回复,甚至我们怀疑这些P2P网贷平台涉嫌包庇“涉黑涉恶”的催收团伙。

要不然,为什么在国家扫黑除恶和这么大的P2P网贷行业监管,仍然有网贷平台的外包公司顶风作案,他们的底气难道不就是从这些网贷平台上来吗?

来源摄图网

其实,我们觉得每日经济新闻在其发布的一篇名为《51信用卡“出事”不能只赖外包公司》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话是非常有道理:“外包公司有罪,雇主可以免责。”这一论调并不妥当,这是基于个体的原子论假设。在这一假设里,各个社会主体完全孤立,彼此没有联系。由此衍生的逻辑是他(催债公司)暴力催收,与我(网贷平台或放贷机构)有何相干?先不说这一假设站不住脚,网贷领域的规定也绝不允许这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显示,从业机构实施债务催收外包,应建立完善的外包管理制度,审慎选用外包机构,明确划分经济法律责任,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