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

精进人生2

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

1、视觉

掌握观察之道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

1.1观看寻常之物

1.1.1小玩意,必有意义:铅笔是小玩意,但是意义很特殊

1.1.2一回生、二回熟

给寻常事物找到新用处,就是创造的一种方式。所谓陌生化,就是看待世界的不同罢了。

练习:找一件日常中熟悉的事物,盯着它看,直到写出三个与它原本功能无关的新功能。

例:平板电脑

原功能:上网和娱乐

新功能:①放在客厅展示柜中,循环播放照片,变成电子相册;

②外接几个摄像头,屏幕上24小时播放监控画面,变成家庭安防平台;

③把平板安装在家门口,向过路人播放广告,向广告商收取广告费。

1.2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①材质:朴质为器,大制不割

把事物细分出来,从更细致的角度去剖析,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不一定是有形的东西,才能有材质,无形的东西也会有材质,任何东西都有。哪怕是空气也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几种材质来构成,思考一件事物的材质,是了解它的起点。

②造型:用几何学的眼光打量世界

③装饰:或可品风姿,或可增见识

一个产品的外观或者说装饰,体现了这件产品的“风格”或者说“气质”

④工艺:察微知署,方知别有洞天

1.3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练习:想一个你比较讨厌的熟人,列举出三个优点?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2、层次

潜入知识的深海

2.1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2.1.1“尝”得到却看不到的知识

2.1.2隐藏知识发端于实践

练习: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创造一则属于自己的隐藏知识,可以是简单到调配出一杯好喝的果汁,也可以是较复杂的,比如设计一款新款的智能家电,都行。

2.2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2.2.1容易被忽略的“中间层”知识

2.2.2从熟悉的层次开始,向上向下延伸

2.3学会在系统中挑选模型

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就是从整体出发,从整个系统开始向下分解,分解成子系统,子系统再向下分,你便能把一些模块拆出来,其中经常出现的就是高频模块。

自下而上的意思是从系统中最低层的基本元素出发,去思考这些元素可能有什么样的组合,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模块。

如果你能拼拼搭搭,正好找到一个能产生1+1>2效果的连接,就相当于搞发明创造了。

2.3.1学习就是沉浸于大量范例中

一是在范例素材中找出重复的子结构,学习对素材的加工深度。

例:学好建筑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回答,尽可能地去旅行

二是对学习素材的涉猎广度

2.3.2优化每一天的行动

练习:梳理自己典型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所花的时间,确认自己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有哪些,判断这些模块是否属于长半衰期的事情。

3、组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

3.1“软件”与“硬件”,也就是“软技能”和“硬技能”

①“硬技能”:技能体系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

②“软技能”:技能体系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用于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3.2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强大工作系统的基本途径

①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

②增加软件模块的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3.2.1硬件模块要升级、越硬越好

软件模块要多元,越活越好

3.3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3.3.1星巴克和抖音的模块思维(星巴克设计12种不同风格的门店)

抖音视频:用户自拍原片*各种视觉“抖”效*各种背景“音”效

3.3.2模块让生活更广阔,也更精细(把每一个原件细分)

3.3.3大胆地跨界使用模块

比如说话,可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部分,“说什么”是说的内容,“怎么说”是说的形式。内容和形式要匹配,“说什么”关乎的是肚里有没有货,有没有真材实料,为了让自己有东西可说,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见闻和思考,这些硬件组成了你说话的“硬件模块库”(基础)

“怎么说”是你表达的形式,体现怎样组织材料,按什么顺序、用什么语气,什么体态特征,是否采取可视化的方式等等。

4.限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一个受限制的东西更加能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去用它

4.1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要想写一个故事,就从设计一个充满限制的场景开始,一个处处受限、要啥没啥的地方,才是会发生无数故事的场景,故事在这个场景中便会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

有人说自己的人生好像是拿了一手烂牌,不知如何打下去,我知道,很多时候固然很难,但是这些至暗时刻也未尝不是激发我们潜能的一个契机,只有当障碍出现时,我们才会被刺痛,才会一跃而起。

4.1.2向死亡而生激发新的可能性

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会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的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人生。

第一个好处是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4.1.3缩小选择范围,找到内在规划

第二个好处是限制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4.2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问题一:这些事物的限制在那些?

问题二:这些限制的背后反映了那些信息?

一个受限制的东西更加能告诉我们怎样去用它

4.2.1发明便利贴:“缺点”反成优点

掂量一个东西所具有的特点,从正面看能看出其功用,从反面看,能看出其限制,这就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要彻底弄懂一个东西,从正面出发可以,从反面出发也可以,殊途同归。

4.2.2思考限制的深沉意义

第一步:明确一种事物具有的各种限制

第二步:理解这些限制的意义

第三步:基于上述的理解,构想满足这些限制的方案

4.2.3把最能绊倒你的东西先解决掉

拥抱那些限制你的东西吧,他们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限制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是线索。

4.3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这是限制的三大功能

“万能钥匙”是不存在的

生活中的麻烦常常事出有因

理解限制需要不断校准

随机性与启发式:

“创意九法”,是九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意提问,包括是否可以组合、是否可以挪用、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放大、是否可以缩小等等。

如商场出现的巨大弹弓,不断地散射出饼干,孩子们围着去接这些饼干,这就是新型儿童游乐场的设计。

在未来的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不断变换的新方式来做好一件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